中国医药创新第一“军团”来了!2025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发榜

Connor 易欧交易所 2025-11-04 2 0

撰文| Lei Chu

在中国创新药一片大好的发展势头中,2025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(简称“创新100强”)榜单重磅出炉。该榜单由E药经理人在科睿唯安Derwent Innovation™ 专利数据及Cortellis™竞争情报和临床试验数据基础上,基于“三维度四指标”评选体系,经过数据筛选、整合分析后得到。

E药经理人自2019年开始, 通过模型搭建、数据搜集与整理,从医药创新现状出发,以企业为主体,以详实数据为依托,通过创新根基、创新过程、创新成果三大维度,以授权专利数量、专利施引总量、临床试验数量和创新药获批与上市的数量四个指标为评价依据,每年评选出代表中国医药创新实力的“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”。

中国医药创新第一“军团”来了!2025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发榜

中国医药创新第一“军团”来了!2025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发榜

至今,这是E药经理人第七次发布“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”榜单。 纵览7份创新100强榜单,累计有215家中国药企上榜,称为“创新100强公司”,这个群体既具有与行业总体的一致性,也展现了领军企业的独特性。

从空间分布来看,创新100强公司密集区与中国医药产业集群高度一致,位于长三角、京津冀、珠三角、成渝的公司在2020-2025榜单保持80家以上。这固然与经济水平、产业基础有关,但是域内政府对医药产业的重视与支持发挥了更重要作用。上海在2018、2021、2024年3次发布促进医药集群建设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、支持全链条创新的顶层政策,更早、更持续的重视使得上海在2019-2025榜单始终是创新100强公司分布的Top1省级行政区。

展开全文

中国医药创新第一“军团”来了!2025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发榜

从上榜的频次来看,创新100强公司可以分为4大类:“常青树”指连续7次上榜;“旭日升”指上榜3~6次,并且在2024-2025榜单的排名均同比上升;“过山车”指上榜3~6次,登上2025榜单,但是未实现2024-2025榜单排名均同比上升;“东流水”指上榜3~5次,并且至少连续未登上2024-2025榜单。

“常青树”公司多达39家,这反映了中国创新药行业的头部阵容相对稳定。将创新100强榜单以每25名依次分为T1~T4共4个梯级,“常青树”公司有20家左右位于T1,呈现了比较稳固的领先格局。这反映了大部分“常青树”即使面对复杂多变的产业环境,依然能够凭借企业的资源禀赋和合理的经营决策,坚定执行创新战略。更重要的是, 凭借对创新药研发的长期投入和积淀,“常青树”不断增强竞争优势,呈现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。

其他3类公司则体现了中国药企创新发展趋势的多样性。

“旭日升”公司近年发展势头向上,不断提升创新药研发规模和速度优势。

“过山车”公司对创新药研发的投入不够稳定、推进不够连续,这可能由于研发能力不足、资金不足或者其他公司经营上的困难,但是登上2025榜单,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了正规。

“东流水”可能与“过山车”处境相似,但是无法克服困难,而是被动或主动调整了创新研发策略,导致至少缺席近两届榜单。在这4类公司之外,有多达84家公司仅上榜1次、27家公司上榜2次,这表明在创新100榜单以外的广大公司群体中,仍然蕴藏着向上跃迁的活力。

“旭日升”公司近年发展势头向上,不断提升创新药研发规模和速度优势。

“过山车”公司对创新药研发的投入不够稳定、推进不够连续,这可能由于研发能力不足、资金不足或者其他公司经营上的困难,但是登上2025榜单,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了正规。

“东流水”可能与“过山车”处境相似,但是无法克服困难,而是被动或主动调整了创新研发策略,导致至少缺席近两届榜单。在这4类公司之外,有多达84家公司仅上榜1次、27家公司上榜2次,这表明在创新100榜单以外的广大公司群体中,仍然蕴藏着向上跃迁的活力。

从企业规模、技术类型、业务范围来看,创新100强公司可以分为Pharma、Biotech/Biopharma、少量其他公司(原料药公司、中成药公司等),其中Biotech/Biopharma共119家,约为Pharma的2倍。

在2019-2022创新100强榜单中,Biotech/Biopharma专注研发,快速提升创新实力,所占席位从37个持续增长至66个,从中国医药创新的先锋轻骑发展为主力中军。在2023-2025榜单,Biotech/Biopharma名额降至60个左右,Pharma则发挥积累的资金优势,保持或加快研发速度,将名额提升至30个左右。

从创新过程来看, 2025创新100强公司的活跃临床试验在不论全体、还是各个分期,数量的同比增速相比2023-2024的平台期显著上升,II期临床试验、III期临床试验分别为24.23%和29.33%,而I期临床试验仅有6.88%。

BD交易热度持续高涨,为了追赶BD热潮,药企加快将研发管线推至PoC阶段(一般为临床II期)或注册性临床试验。为了加快兑现研发管线的商业价值,药企一方面加快推进至注册性临床试验(III期为主),一方面积极开展更多III期临床试验,拓展已上市创新药的适应症。

中国创新药行业正在从研发投入期加速跑进商业兑现期,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研发规模、加快研发速度,必将带来创新100强格局的新变化。透过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榜单,可以更加清晰的观测、度量、借鉴丰富多彩、踔厉奋发、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创新药行业。

关于E药经理人

E药经理人指导单位为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,定位是医药行业的新闻与资源中心。

E药经理人以媒体为前哨,以会议为平台,以视频直播为工具,以专家型医药产业观察者、记录者为有生力量,通过凝聚医药产业企业家、科学家、投资家头部共识,汇聚了医药行业全产业链、多维度、多层次的资源,致力于为医药产业全生命周期、医药企业全价值链条提供深度专业传播及影响力解决方案,产业上下游需求对接,国际化出海策略准备。

围绕行业影响力,E药经理人融媒体构建了E药经理人、微解药、E药资本界三大媒体矩阵平台,全网粉丝突破100万人;围绕行业政策及企业运营需求,E药经理人打造了“声音·责任”“启思会”两大会议生态平台,至今已连续举办16年;围绕出海策略,E药经理人拥有专业、资深团队,助力药企出海远航。

关于科睿唯安

科睿唯安是全球领先的变革性资讯提供商。我们提供丰富的数据、洞见、工作流解决方案和专业服务,涵盖学术研究和政府机构,知识产权、生命科学与健康各个领域。如需了解更多信息,请访问。

政策、资本与技术逻辑正在重塑赛道,医药企业的竞争从速度比拼转向体系较量。那些能持续创新、快速兑现、灵活应变的公司,正在以强劲的韧性穿越新周期,成为行业稳定的底层力量。 2025年11月24-26日,即将于北京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(以下简称“启思会”),将围绕中国医药产业正在经历的“结构性拐点”,在一场场巅峰对话与深度思辨中,探寻打赢未来竞争的破局之法,找到开启中国医药产业下一个十年新局的钥匙。

会上,我们将隆重发布“2025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”榜单,并对入榜企业进行颁奖。

扫码报名

获得【2025启思会】参会名额

评论